《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賈璇
教師輪崗,已經成為新學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在“雙減”政策下,促進教育資源公平是重要目標。相對于硬件設備等教育因素,教師輪崗是均衡配置師資力量最直接的方法。
教師輪崗制度旨在促進教育資源均衡分布,減輕由教育資源不均衡衍生出的天價學區房、“擇校熱”等問題。通過重組激活教育內部人力資源,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激發基層學?;盍?。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多地出臺教師輪崗相關政策。1月14日,上海出臺指導意見,準備在奉賢、松江和浦東3區試點推行“教師輪崗制”,要求特級校長、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不低于20%左右的人員流動。
不久前,深圳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提出實行大學區招生,并施行教師輪崗制度。長沙等地也提出建立教師輪崗制度。
8月25日,在北京舉行的教育“雙減”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介紹,新學期,北京市將大面積、大比例推進干部教師交流輪崗,東城區、密云區為第一批兩個試點區,2021年年底之前,再啟動六個區的干部教師交流輪崗試點。
實際上,早在1996年,我國就推出了教師交流輪崗制度,以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此次的教師輪崗政策和以往有何不同?面臨哪些問題?將帶來哪些影響?《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針對上述問題,分別采訪了北京教師、學生家長及相關專家。
教師輪崗范圍更廣,力度更大
據發布會消息,北京新學期的干部教師輪崗包括校長、教師兩類對象。
校長方面,交流輪崗的對象為公辦學校的正、副校長。凡是距離退休時間超過5年的,并且在同一所學校任職滿6年的正、副校長原則上應進行交流輪崗。
教師方面,交流輪崗的對象為公辦學校的在編在崗教師。凡是距離退休時間超過5年,且在同一所學校連續工作6年及以上的教師,原則上均應進行交流輪崗。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強調,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更關注輪崗教師如何在學科組、年級組層面上發揮作用,所以在人員流轉的挑選過程中,既有骨干教師、特級教師,也有適合于做課后服務,適合于做作業研究和考試評價研究的不同崗位老師,是因崗、因需來決定調動的比例。
在交流的形式上,包括區域內校長交流輪換、骨干教師均衡配置、普通教師派位輪崗等。具體做法包括過去以單一學校為孩子提供服務的方式,調整為以學區集團為供給單位;在校際、集團之間,通過雙師課堂等方式將優秀的老師、學科課程和作業布置向薄弱學校和地區輸出,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等。
北京近郊某中學老師劉銘對《中國經濟周刊》說:“這次教師輪崗從范圍和力度上,都比之前大”。據劉銘介紹,此前教師輪崗主要是為滿足教師個人評選職稱的需要。
據悉,城鎮中小學教師評聘高級職稱原則上要有1年以上在薄弱學?;蜣r村學校任教經歷,這也是教師交流輪崗制度的主要激勵機制。這也導致已經評上高級職稱的優秀教師缺少輪崗的動力。
近年來,評聘職稱的標準變動較多,許多參評教師在只剩這一條沒有達到時才申請交流輪崗。
劉銘說:“我工作8年了,還沒資格參加輪崗。每年要評級的老師不少,輪崗名額挺少的”。在她看來,教師輪崗除了滿足評級要求,還有很多好處。“我自己覺得這是一個寶貴的學習機會,雖然說同一個學校里每屆學生不同,每位學生不同,但待久了也難免遇到教學瓶頸,如果能到其他學校深入交流,自身業務和教學經驗肯定都會有收獲。”
在北京市區某小學教課的李敏對教師輪崗也同樣期待。“其實我們學校早就在輪崗了,我所在的學校是某重點校的分校區。有一次去本部進修,正好趕上音樂節,來的助演嘉賓都是很有名氣的音樂家,這在我們分校區是很少見的。同時,本部學生的精神面貌、談吐素養也讓我印象深刻。”
劉銘特別談到對于校長輪崗的期待。“一位好校長對于學校發展是很重要的,他能通過自己的辦學理念和管理能力等,讓學??焖侔l展起來,能對接更多優質資源,給老師提供更好的發展平臺,這些都能為學校吸引更多的好老師和學生。”
據發布會介紹,北京東城區和密云區將成為校長教師輪崗第一批試點區。其中,東城區本學期輪崗干部教師約2000人。密云區2021年已安排正、副校級干部輪崗50人,占符合輪崗交流條件人數的55%,通過干部交流促使城內優秀干部向農村學校、城內薄弱學校流動。
此外,在2021年底之前,北京將有計劃地逐步擴大試點,再啟動六個區的干部教師輪崗交流試點。
教師輪崗更適合“小區”?
實際上,教師交流輪崗制度在我國實行已經有25年之余。
1996年4月,當時的國家教委《關于“九五”期間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指出,要積極進行教師定期交流,打破在教師使用方面的單位所有制和地區所有制,鼓勵教師從城市到農村,從強校到薄弱學校任教。
2014年8月,教育部等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進縣(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意見》。具體規定了每年交流輪崗的教師比例,即“在同一所學校連續任教達到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規定年限的專任教師均應交流輪崗。城鎮學校、優質學校每學年教師交流輪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總數的10%,其中骨干教師交流輪崗應不低于交流總數的20%。”
在多年的實際操作中,教師輪崗也暴露出諸多問題。
李敏認為,教師輪崗從某種程度上,不利于學校師資力量的穩定。很多教師選擇參與輪崗,只是為了獲取農村學校教學閱歷,以便職稱評定獲取優勢等等。
此外,輪崗后教師的交通和住宿,成為教師們最現實和關心的問題。
多年以來,老師的工作地點穩定性都極高,一旦進入某個學校,沒有特殊情況老師是不會輕易流動的。為此,教職工大多會在家庭經濟實力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在學校附近安家。
李敏對《中國經濟周刊》說:“如果輪崗到離家很遠的學校,我的確是不想去的”。作為二胎媽媽,李敏家的兩個孩子年齡都還小。“要是每天上下班路程特別遠,就沒辦法照顧家里了”。
這樣的現實問題也擺在了劉銘的面前。今年32歲的她,從師范類大學畢業后,主動放棄了市區重點校的工作機會,選擇在父母家附近的農村學校工作。“一般來說,有機會去更好學校輪崗肯定是好的,但結合自身情況,也就未必了。對于上有老下有小的老師,方便照顧家里也是很重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輪崗并未打破行政區,而是在學區內進行輪崗。
東城區教委主任明確表示,力爭用三年時間,實現東城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干部教師100%交流輪崗。
對此,北京市區某中學老師胡磊對《中國經濟周刊》分析說:“東城區能夠率先試點全區內的跨學區輪崗制度,是有先天條件的。東城區面積比較小,一共才8個學區,即使老師們輪崗后,通勤距離也不會特別遠。”他認為在東城這樣的“小區”實施全區輪崗制度比較合適,難度也比較低。實施后對于全區內的教育資源帶動,會有明顯效果。
胡磊認為西城區的可操作性也較高。“西城區南北跨度差不多在10公里左右,通勤距離可以承受。但是像豐臺、朝陽這樣的‘大區’,到底如何輪崗才能讓老師們吃得消,是要科學規劃的。”
對于輪崗后的待遇問題,北京市教委明確提出,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參與交流輪崗和工作績效將作為校長職級晉升,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與晉升,區級及以上骨干教師評選、評優評先等方面工作條件之一。
同時,會切實保障參加交流輪崗校長教師的工資待遇,在績效分配中予以適當傾斜,根據輪崗學校偏遠程度,干部教師還可享受每月最低1800元、最高4900元的鄉村教師補貼。
此外,有的學校還為每位老師提供了食堂、通勤班車和教師宿舍等便利。
對于未來,北京教師輪崗是否能實現跨區,李奕表示,這是比較難的問題。“我們曾經把海淀、東城的老師流轉到延慶或者密云遠郊區縣,一年或者三年,但實際成效并不是很成功。一方面影響了老師生活和工作的整體質量,另一方面學生和老師的匹配度也未必達到理想的效果。”
據介紹,目前,北京市對于跨區域遠程的干部教師流動,主要采用線上“雙師課堂”形式。主要依靠本地的老師,同時把城區優質教育資源的服務屬性,通過信息化的手段流轉出去,指導當地的老師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從而提高整個教育的服務水平。
農村老師樂于去城區學校輪崗?答案是:不一定
一般情況下,大多數教師被認為樂于去市區學校交流,事實并非如此。
有的地方規定,城鎮教師輪崗到農村學??梢韵硎苻r村教師補助,作為激勵優秀教師進農村的激勵。
劉銘所在的學校就屬于北京近郊的農村中學,按照規定,她每個月可以拿到1800元的補助,此部分收入一年能超過2萬元。據她透露,這份補助為其月工資的20%。“我們這個補貼是按照學校地理位置計算的,按照現在的計算方式,如果我輪崗去了區里位置靠近中心的學校,這份補貼就沒有了。”
此前有媒體報道,2017年至2018年對北京某區的調研顯示,該區的鄉村教師崗位生活補助每月為3000元,加上職業年金、公積金等福利,該區農村教師的月收入是城鎮教師的兩倍。
城鄉教師工資之間巨大的差異,意外成為教師輪崗的阻礙。由于該區的教師交流方式是頂崗交流,有的農村教師寧愿放棄職稱晉升,也不愿意去城區學校,城區教師也沒有機會去農村學校提供優質教學。
同時,劉銘也提出面對教師輪崗,學生和家長也需要適應的時間。
不同的老師講課方式、教育理念等都是不同的。“有城區老師來輪崗時,一時間調整不過來進度,導致我們的學生聽不太懂。在講解方式和布置作業上,也是有差異的,有的家長不理解也無法配合完成作業,導致學生情緒受挫。面對這些情況,不僅老師要調整,學生和家長都要適應,整個過程大概需要3個月左右”。
此外,家長們對于學生已經習慣的老師,更加傾向于不更換,甚至愿意老師從入學帶到畢業班。
不過劉銘表示,無論是市區老師輪崗到農村學校,還是反之,最終還要看教學質量。
北京家長:期待“全市都是學區”
近年來,我國相當多城市的學校遵循劃片入學原則。這也就意味著,想進入優秀小學的前提條件是擁有一套相對應的房產。房子和學區捆綁在一起,導致出現天價學區房,這也進一步推動當地優質資源的聚集,劃片和拔尖又進一步加大了教育的不均衡,形成惡性循環。
此次,北京推出的大面積教師輪崗,被外界稱為是“學區房的終結者”,事實真的如此嗎?
針對北京教師輪崗政策,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此次政策明確,北京市將大面積、大比例推進干部教師的輪崗。此類政策體現了當前教育政策均衡發展的新理念,值得大家的后續關注。
嚴躍進認為,此次北京政策具有積極的意義,至少體現了當前在教育均衡化的規劃上,出現了很多新動作。過去教育均衡化強調的是生源的均衡化,即學校不能設置各類門檻刻意挑選生源?,F在的教育均衡化則把師資均衡化納入改革之中。
“此類改革下,師資力量會均衡,所以一定程度上會打擊一些小學的名校光環。”嚴躍進說,此類政策對于房地產有幾個重要的影響。
首先,學區房將面臨打壓。通俗地說,“在哪里讀小學都一樣,因為老師和同學都差不多”,所以刻意買學區房的意義將不大,進而使得學區房降溫。
其次,各類房企后續項目在開發中,需要研究此類教育政策,在宣傳時單純強調所謂的名校等,似乎底氣就不足了。換句話說,師資均衡后,以名校為噱頭來推銷房子,也意義不大。
對于教師輪崗后,是否還會購買學區房問題,北京朝陽的二胎爸爸張勇表示,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是想給孩子選擇好的教育環境。北京大面積教師輪崗后,以往天價的“重點學區房”將不會再出現,對于家長來說,好消息是全區都將是“學區”,可選擇的范圍將大幅擴大。
張勇坦言,“從孩子教育角度出發,學校的師資力量是很重要,但硬件條件、生源質量等因素,也會對孩子產生不小的影響。同時,家庭教育也至關重要。”
教師是學校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資源,如果教師100%輪崗能切實落實,義務教育資源的根本性的均衡將有望實現,“名校”消失后,“學區房”也將成為歷史。
采訪結束時,張勇看著自己3歲的小兒子對記者說:“每位家長都希望孩子能有良好的成長和教育條件。我們期待著,未來隨著各項政策的深入落實,‘北京全市都是學區’。”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教師和家長均為化名)
見習編輯:郭霽瑤
(版權屬《中國經濟周刊》雜志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